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註冊
登錄
論壇
搜索
勋章中心
世界银行
幫助
導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統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帝国军事论坛World War II
»
〖苏德战场〗
» K-21攻击“梯比茨”号
返回列表
發帖
Adolf.Hitler
發短消息
加為好友
Adolf.Hitler
(元首)
當前離線
德意志帝国元首兼总理
帖子
548
主題
213
精華
26
積分
231
威望
231
金錢
100001094
元首
德意志帝国元首兼总理
德意志帝国元首
UID
13
帖子
548
精華
26
1
#
跳轉到
»
正序看帖
打印
字體大小:
t
T
發表於 2014-10-23 17:19
|
只看該作者
K-21攻击“梯比茨”号
引子:二战中,德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一直是盟军的心腹之患,在首舰“俾斯麦”号1941年5月27日被击沉后,停泊在挪威特隆赫姆附近福滕峡湾的姊妹舰“梯比茨”号就成为了关注的要点,它的存在对盟军北极护航运输队构成了威胁。
在悲剧的PQ-17船队事件中,发生了很多英勇的事迹,但最鲜为人知的却是苏军K-21潜艇主动进攻德军编队,并重创战列舰“梯比茨”号?!
北方孤狼-“梯比茨” 号战列舰
×××××××××××××××××××××××××××××××××××××××
附:关于PQ-17船队
1942年6月27日,盟军PQ-17船队从冰岛雷克雅未克出发,驶往苏联北方港口阿尔汉格尔斯克,此时另一港口摩尔曼斯克因遭到德军空袭暂时关闭。整个护航船队有36艘商船与3艘救助船,担任全程护航为3艘扫雷舰、4艘拖网渔船,远距离护航为6艘驱逐舰、2艘潜艇、2艘防空舰,在熊岛以西担任近距离护航为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另外本土舰队的2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以及14艘驱逐舰也将视情况提供支援,还有8艘美国潜艇、1艘法国潜艇与2艘苏联潜艇在北角附近海域担任巡逻。
由于得到“梯比茨”号的出动消息,为了避免护航舰只被德军381毫米大炮击沉, 英国海军大臣庞德在35分钟内3次电令汉密尔顿:‘鉴于敌方水面舰艇的威胁,巡洋舰应以最大速度向西方撤退......’;‘运输船应分散向俄国港口进发。’
结果,分散行驶又失去护航的PQ-17船队成了德国飞机和潜艇的靶子,一个星期后,24艘商船沉没了,许多海员冻死在冰海里。最后,仅有13艘弹痕累累的商船开到苏联港口,3350辆军用卡车、430辆坦克、210架飞机和99316吨物资沉入大海。
×××××××××××××××××××××××××××××××××××××××
PQ-17船队
PQ-17船队遭到攻击
根据描述,1942年7月5日,潜艇K-21进入一支包括战列舰“梯比茨”号与袖珍战列舰“舍尔海军上将”号的德国特混舰队警戒范围内,在因格岛附近距敌18链(2850米)时发射4条鱼雷,重创战列舰并击沉驱逐舰1艘,艇长卢宁因此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而正是这一行动,该艇获得红旗勋章。战后苏联出版了一系列书刊宣传这项“伟绩”。
说实在的,二战苏联海军潜艇可圈可点的战例实在是寥寥无几。但究竟事实如何?笔者近期收集了相关资料,让彼此共同回顾这个过程吧。
1942年6月25日,潜艇K-21奉命到熊岛-北角一线替换盟军舰艇,为PQ-17船队进行护航。该艇的任务是在挪威北岸的外海交通线上设伏,打击可能来犯的德军舰艇,保证该船队安全到达目的地。
6月28日,潜艇解缆出港,驶向大海。那天,潜艇的人员回忆到,“海上风平浪静,静悄悄的,好像这里远离战争。但又有谁能想到,在这平静的海面上,随时可能会发生一场激烈而紧张的战斗呢。。。。。。”
最初的六天,潜艇一直在顽强搜索敌方舰艇。由于适逢极昼,这给潜艇的活动带来很大困难。潜艇每次上浮充电因为缺乏夜色掩护,容易被敌方发现。6天来,根据统计,先后发现敌机50余架次,潜艇为此速潜48次。
×××××××××××××××××××××××××××××××××××××××
附:K级潜艇以及K-21号
“К”级-1934年开始设计,最初计划建造18艘,在二战中仅仅完成11艘 ,首舰1939年12月16日服役,编号1-3,21-23,51-53,55-56(另有1艘K-54于1941年3月下水,因战争干扰,未最终服役)。二战结束后,又建成了K-24、57、58、60、77、78
水上/水下排水量 1487/2102吨, 主尺度97.7 х 7.4 х 4.1 米, 功率8400 马力,水上/水下航速 21.1/10.3节,水上/水下续航力14040/176海里, 潜深100 米,装备:(6+4) х 533 мм鱼雷发射管(备弹量24枚) ,2 х 100 мм,2 х 45 мм,2 х 7.62 мм ,水雷20枚,艇员62人。
战争中,苏军有3艘该型潜艇获得荣誉称号,K-22为近卫潜艇,K-21与K-52为红旗潜艇。但也损失了5艘(K-1、K-2、K-3、K-22、K-23)
K-21号,1937年在列宁格勒的奥尔忠尼启则造船厂开工建造,1939年8月14日下水,1940年11月30日服役,1941年8月经斯大林运河到北方舰队,1949年10月转为预备役被重命名B-4,1959年退役
×××××××××××××××××××××××××××××××××××××××
潜艇K-21号
×××××××××××××××××××××××××××××××××××××××
附:K级潜艇结构
该级潜艇为双壳艇型,共有7个仓,设有14个主压载仓,首次采用了540KW柴油机,首次采用氟利昂冷冻装置,用于确保食品冷藏。
耐压壳体采用铆接,非耐压壳体、上层建筑以及基座采用焊接。
×××××××××××××××××××××××××××××××××××××××
K型潜艇结构图
结构图注解
1-主压载水仓; 2-纵倾水仓; 3-快速下潜水仓; 4-水雷压载仓; 5-耐压指挥室
6-鱼雷发射管; 7-备用鱼雷; 8-水雷; 9-潜望镜; 10-柴油机; 11-柴油发电机
12-主推进电动机; 13-蓄电池; 14-低压涡轮鼓风机
7月5日1时17分,潜艇在交伊岛接到通报,通报说,PQ-17船队7月1日在熊岛以西200海里处被德军潜艇发现,德军在7月4日已经出动水面舰艇分舰队(战列舰1艘、重型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8艘)准备实施攻击,给其任务是攻击敌军分舰队,集中全力对付战列舰‘梯比兹’号。
得到通报后,艇长海军中校卢宁命令加强观察了望。此时气象条件利于潜艇行动,能见度良好,风力3-4级,浪2-3级。
16时33分,潜艇在北角西北26海里处上浮到潜望深度,值更官小心升起了潜望镜,仔细观察海面状况,但未有发现。刚刚降下潜望镜,声纳兵报告:“螺旋桨噪音,方位212度”。值更官又迅速升起潜望镜,尽管能见度良好,依然没有发现目标。
潜艇于是向噪音方向接近。17时00分,艇长卢宁在潜望镜中发现1艘潜艇,距离50链左右;接着又发现另1艘潜艇,距离70链。“鱼雷攻击!”艇长迅速下达命令,同时开始进行接敌行动,准备查清情况,转入攻击。很快,他就发现并不是潜艇,而是驱逐舰。原来在北极地区,就象在撒哈拉大沙漠一样,经常出现幻景,海面折光线将敌舰轮廓和海岸线变得又扁又长,使之产生了误判,所以会发生将驱逐舰误认为潜艇。
K-21潜艇水面观测目标
17时18分,潜艇正要机动,以便攻击敌方驱逐舰,忽然又发现大型军舰的桅杆,方位202度,距离100链以上。无疑,驱逐舰只是先头警戒兵力,大舰才是搜索已久的目标。于是,潜艇迅速改变计划,准备攻击大舰。潜艇开始加大航速,向敌舰接近。“全体注意”,卢宁高声说道,“发现德国分舰队,准备攻击大型敌舰!”
17时36分,艇长用潜望镜发现敌方分舰队向左转向,朝西北驶去。这是他已辨认出“舍尔海军上将”号在前航行,“梯比兹”号紧跟其后,卢宁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满载排水量53000吨,装备各种火炮123门,航速30节。要知道此时北方舰队没有驱逐舰以上水面舰只,而当时苏军拥有的战列舰吨位只有其一半)。
当时,德军的战列舰与袖珍战列舰只有“梯比茨”号可以进行海上活动,除了已经沉没的“俾斯麦”号外,另外2艘袖珍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分别在当年2月12日通过加来海峡触雷受伤以及2月29日在基尔港被空袭炸伤。
考虑到这是德军海军唯一王牌,卢宁认为如果自身攻击成功,不但可以确保船队的安全,还能有效削弱德国海军力量,所以决定突破警戒幕,实施近距离打击。当然,他很清楚对方的实力,只要一被发觉,将有无数炮弹、深水炸彈、鱼雷袭来,所以必须特别谨慎与沉着,不能在发射鱼雷前暴露自己位置。
战列舰“梯比茨” 号
×××××××××××××××××××××××××××××××××××××××
注:K型潜艇一般配备53-39型鱼雷,该雷1941年服役,全重1780公斤,全长7.5米,装药317公斤,最大航程10公里(航速34节时)、航程4公里(51节时)
×××××××××××××××××××××××××××××××××××××××
此时,敌方也在不时改变航向,进行蛇形机动。17时46分,敌舰距离45链,方位212度,右舷角50-55度,航速约20节,潜艇已经落在攻击临界角之外,不能占领射击阵位。
然而幸运的是(苏军战史描写则是卢宁估计敌方还要转向,那时会更有利于攻击;笔者看来还是用幸运来得妥当)17时50分,敌舰又向右齐转成单横队航行,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潜艇突破了警戒幕,并在“舍尔海军上将”号与“梯比茨”号之间占领了发射阵位。根据计算,再运动3分钟,可以到达齐射位置。
为了可靠,潜艇第14次升起了潜望镜,却突然发现“梯比茨”号突然转向,巨大的船舷很快就缩成一个小点。在这个情况下,艇首发射鱼雷已经不可能了。
K-21潜艇艇员仔细判别目标
为了不错过机会,卢宁决心用艇尾发射管攻击。18时01分,敌舰距离18链,舰首柱进入瞄准线。K-21潜艇进行了4雷齐射,间隔4秒。第一条鱼雷射出后,艇长立即降下了潜望镜,在射出4枚鱼雷后,潜艇就开始下潜,全速转入脱敌航向。
全体艇员都在屏息静听,期待着鱼雷爆炸声。2分15秒后,传来了2声爆炸声;又过了20秒钟,声纳兵又听到了1声爆炸,接着又是两声爆炸。艇长卢宁认为,后面听到的三声爆炸声,很可能是1条鱼雷命中了转入战列舰反航向的1艘驱逐舰,并引起了舰上深水炸彈的爆炸。随即,根据自己判断,卢宁向舰队司令部报告攻击结果(重创战列舰并击沉1艘驱逐舰)和敌舰驶去方向。
*关于重创战列舰“梯比兹”号,苏军长久以来坚持认为K-21潜艇确实攻击得手,依据是卢宁的报告以及次日晨侦察机在挪威沿海附近发现德军分舰队,正贴近海岸以10节慢速驶向阿尔尼岛。而又引证英国情报部们反馈,“梯比兹”号在该岛停留两天后便进圬修理,随后3个月内未在出海。
但德方记录是未受到任何攻击,也未有任何舰船受损,当然也没有对苏方潜艇采取过反潜措施。根据德军公布的资料,由于事先破译了苏军命令潜艇实施攻击的电文,德军海军司令雷德尔决定返航并取消对船队的突击。战列舰并无任何损失。7月7日,该舰以24节航速出航去纳尔维克;10月23日,驶抵特隆赫姆;1943年3月13日再次出现在特隆赫姆,从未进入过船坞修理。
至于苏军反馈的听到1艘驱逐舰的深水炸彈爆炸,是因为由于声纳回声缘故,德军驱逐舰认为己方附近有潜艇,投掷了一些深水炸彈,但驱逐舰自身没有沉没。
苏军公布攻击示意图
通过综合比对,笔者发觉英方的判断是以苏联战报为依据的,而苏方判断又是根据英方判断,这样造成了判断上的错误。不过需要确认的是,苏军潜艇攻击电文确实被德军破译,所以K-21会发现敌方突然转向;而且苏军潜艇确实进入到德军舰艇编队区域并发起过攻击,尽管德军战报不肯承认这一事实。
俄罗斯最新的资料表明,此次攻击未有任何成果,但我本人还是为K-21潜艇的英勇举动感到佩服,同时潜艇还能全身而退实属不易。
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K-21艇长海军中校卢宁
在写这篇拙文时,笔者深切感到对于战史上的一些问题,需要综合各方资料,才能得出真正结论,过于偏向某方都会使我们疏忽了历史事实。
参考资料
1.《中外海战大全》
2.《红旗北方舰队》
3.《Soviet Naval??operation in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1941-1945》
4.《The Soviets As Naval Opponents 1941-1945》
5.《Боевой путь Советского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 ,苏联海军的战斗历程》
6.《Морской сборник俄-海军文集》
收藏
分享
1111111111111
返回列表
» 〖迎兵大厅〗
〖新兵解惑〗
〖海关|护照〗
〖新闻|虚拟新闻公告〗
» 〖战争风云〗
〖提问解惑〗
〖西欧战场〗
〖苏德战场〗
〖亚太战场〗
〖海底出击〗
〖大炮巨舰〗
〖一战风云〗
〖图片专栏〗
〖人物传记〗
〖政治领袖人物〗
〖国防军将帅〗
〖SS党卫军将帅〗
〖帝国骑士〗
〖轴心国将帅〗
〖苏联将帅|英雄〗
〖同盟国将帅〗
〖武器装备〗
〖环球军事〗
» 〖铁幕|世界元帅合集〗
〖冷战红色国家研究专区〗
〖近现代世界各国高级将帅研究〗
» 〖虚拟势力〗
〖轴心国〗
〖大德意志帝国〗
〖意大利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
〖匈牙利王国〗
〖日本帝国〗
〖满洲帝国〗
〖中立国〗
〖美利坚合众国〗
〖土耳其共和国〗
〖智利共和国〗
〖共产国际〗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中華蘇維埃區〗
〖蒙古人民共和国〗
〖同盟国〗
〖大英帝国〗
〖中華民國〗
〖波兰共和国〗
〖法兰西共和国〗
» 〖军需〗
〖勋章奖章〗
〖军服佩饰〗
〖RO军品品牌专区〗
» 〖战区|虚拟战争〗
〖战区|虚拟战争〗
» 〖最高统帅部〗
〖国际联盟〗
〖社区治安外交委员会〗
〖学术研究院〗
〖技术局〗
[收藏此主題]
[關注此主題的新回復]
[通過 QQ、MSN 分享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