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
- 帖子
- 548
- 精華
- 26
    
|
绝对是报复——记1943年的“罪恶城之战”
1.序
“罪恶城”一词源于>中约旦盆地的一个城市,它在古代十分繁华,但由于道德的败坏,受到上帝的惩罚,结果被一天火所焚毁.而在1943年的夏季,有个英国人想把这把火送去闻名的汉堡城,这个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轰炸机致胜论”的倡导者——哈里斯上将.
其实,1943年的夏季对于德国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祥的季节,他们在东线的军队遭遇了史上最大的坦克战——库尔斯克战役,而这次代价极其高昂的战役也使他们丧失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从此一蹶不振.而更令德国人恐惧的是,盟军的飞机开始大规模侵犯德国本土,成吨的炸药毫不吝啬地落在了德国人的头上,绝望开始在被猛烈轰炸的城市中蔓延.这回希特勒已经是恼羞成怒了,他命人立即加强德国本土的防空力量.
夜间战斗机部队总监——约瑟•卡胡贝尔担当了这个重要的角色.他把“华盖床”系统(探照灯与雷达共同组成的预警引导系统)遍布海岸一带,并把新研制成功的更先进的雷达——“维尔茨堡巨人”加进“华盖床”系统中(到1943年7月为止已有1500部分散部署的雷达),同时加大力度发展夜间战斗机(到1943年7月为止已经拥有6个夜间战斗机联队,共500架飞机,昼间轻型战斗机联队3个,共300架飞机)和高炮,这使得他手上的砝码更加重了,然而他肩上的责任也变得越来越重了.
北非的战事结束后,盟军立刻把大量的轰炸机集中到英伦三岛上,一场血腥的战斗悄然拉下了帷幕……
2.“华盖床”的黯然失色
汉堡,这个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有着75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出色的港口一直是德国人引以为荣的,然而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却一直是盟军轰炸机的主要目标.在1940年至1945年,汉堡上空共经历了盟军的187次空袭.多灾多难的汉堡人在1943年夏季之前早就练成了坚韧的精神,他们一直为自己的防空设施所骄傲,然而在恐怖的哈里斯面前,汉堡人终于哭泣了……
1943年的夏季是炎热的,当时在汉堡担任防空任务的是德国第2战斗航空师(有180架飞机),而地面方面有54个重型高炮中队,26个轻型高炮中队,22个探照灯中队和3个烟幕施放中队.总的来说,汉堡的防空力量在第三帝国中是首屈一指的,而汉堡人也更有理由相信他们的城市是一座不倒的城市.但时任轰炸航空兵司令的哈里斯却神秘地一笑,说道:“皇家空军有奇招!”
1943年7月24日午夜,791架飞机从英伦三岛上空飞起,代号为“罪恶城之战”轰炸作战正式实施.
庞大的机群中担任护航的是皇家空军的宠儿——“飓风”战斗机,攻击力最强的轰炸机则主要由“蚊”式、“兰开斯特”和“惠灵顿”共同组成.
皇家空军的重头好手“兰开斯特”轰炸机
在德国第5战斗航空师的指挥部里,标图员门时刻警惕着,当他们一接到雷达方面传来的敌机的确切位置和数量的信息,立刻用幻灯机透映到大厅的玻璃板上供指挥官们分析决定,站在一旁的指挥官们对此冷然一笑,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次的空袭已构不成任何威胁了,“立刻给我派人去拦截!”
不到几十分钟,第5战斗航空师的第3夜战团(大多数是Me-110)已升空集结完毕,朝着指挥部传来的敌机位置扑去……
此时此刻,皇家空军的轰炸机群的开路者——“惠灵顿”在还没抵达汉堡的时候就投下了一片片金属体,而这些金属体不是什么,却正是哈里斯所说的奇招——“骗子”铝箔条.这些铝箔条能够很好地反射德国的雷达电波,使得德国人不能准确地得知轰炸机群的数量以及能掩护轰炸机群的行踪,达到迷惑敌人的作用.
指挥部里的德国军官们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玻璃板上沾满了无数的光点, 而第3夜战团的机员们只听到指挥部传来的这么一句话:“敌人飞机实在太多了,不知道他们正往哪里去飞,你们先在空中寻找目标!”“华盖床”失效了!
正当第3夜战团的机员们努力在德国空中寻找目标时,皇家空军的庞大机群突然转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抵达了汉堡郊区的上空.汉堡市内的警报器通过街道发出尖叫,汉堡人匆忙向地下室奔去,然而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显得特殊的惊惶不安,一切的撤离都在平缓的气氛中进行,丝毫让人感觉不到一场灾难的即将到来.而汉堡的防空部队也在积极部署着,一排排的高炮已调节好位置,探照灯中队把整个汉堡上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德国人屏住呼吸静静等待着…… |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