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特鲁安级巡洋舰

 简介:
  该级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型轻巡洋舰。最初的设计是5000吨级,但海军提出要和各国正在兴建的新型轻巡洋舰匹敌,设计机构在1920年通过研究美国提供的该国奥马哈级轻巡洋舰的设计图,对原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标准排水量超过了7000吨,主炮采用了由陆军用155毫米炮,以求实现海陆军弹药的通用化。舰体装甲很薄,主炮塔只有30毫米的装甲,这里面也有降低造价的因素。到二战开始时是法国现役最老的轻巡洋舰,该级舰共建造了3艘,但这些姊妹舰的命运在二战中却截然不同。

战史:
  迪盖•特鲁安(Duguay Trouin)号:
  1922年8月4日在布雷斯特海军工厂动工,1923年8月14日下水,1926年11月2日竣工。1936年时为第六巡洋舰队训练舰。1939年9月大战爆发后在大西洋作战,1940年5月因战局恶化移驻英国,同年7月法国投降后被英国解除武装,在名义上属于自由法国海军。1943年7月进行改装,用3门56倍口径40毫米博福斯双联机关炮代替了原来的高射机枪,拆除了航空、鱼雷设备。1944年从事快速运输任务,同年7月参加了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的“铁砧—龙骑兵”行动。1945年9月,参加了法军在越南西贡(今胡志明市)登陆的行动,并参与和越南人民武装的战争。1952年3月19日除籍,随即拆解。
  拉莫特•皮克特(Lamotte Picquet)号:
  1923年1月17日在洛里昂海军工厂开工,1924年3月21日下水,1927年3月5日竣工。1933年成为第三巡洋舰队第2战队旗舰。1935年成为远东舰队旗舰。1940年11月泰国在日本的怂恿下开始向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发起攻击。当时皇家泰国海军有两艘日造2500吨的岸防炮舰,装有4门203毫米炮;两艘英造1000吨炮舰,2门155毫米炮;另外还有12艘鱼雷艇和4艘潜艇。
  1941年1月13日,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总督海军上将让•德克鲁斯(Jean Decoux)下令海军上校德•维斯烈•布瑞根(de Vaisseau Berenger)率领他的舰队(也是当时能够出击的所有舰只)从西贡(现胡志明市)附近出击。舰队包括轻巡洋舰拉莫特•皮克特号和四艘岸防炮舰。鉴于舰艇的速度不同,布瑞根上校命令较慢的炮舰先行出发,他则乘轻巡洋舰随后出发。15日下午,舰队在Poulo Condore(现戈公岛)北部水域回合,随后收到西贡德克鲁斯海军上将的进攻命令,在旗舰上进行了最后的作战会议后,舰队在晚上起锚并沿海岸向阁昌岛的泰国海军基地前进,据报那里有一艘日造岸防炮舰和三艘鱼雷艇。阁昌岛周围有许多小岛屿,这将影响到战斗的进程。
  17日晨5点30分,舰队进入攻击位置,6点05分,拉莫特•皮克特号上的水上飞机完成了最后的侦察,并发现了另一艘日造岸防炮舰。由于发现了法国的飞机,泰国海军在6点17分开始射击,法舰立刻还击。拉莫特•皮克特号的炮击和鱼雷攻击很快将泰军炮舰Sri Ayuthia号击成重伤,Sri Ayuthia随即转向并抢滩。鱼雷艇Trad号接着成为拉莫特•皮克特号的目标并被击中,随后沉没。鱼雷艇Chonburi号和Songhkli号受到法军其他四艘炮舰的射击,很快起火,随即泰国人弃舰逃生,7点左右两舰先后沉没。6点38分,法军发现了炮舰Dhonburi号,双方对射,法军的射术比泰军强的多,Dhonburi被打哑,随即航行到小岛的后面躲避炮火。7点50分法舰停火并进行搜救。8点40分,法舰开始回航,这时候泰国空军开始进行空袭,空袭持续了一个小时,但没有造成值得一提的损失。
  总的来说,法舰的损失微不足道。但泰国海军的主力可以说是被消灭了。
  1942年由于日本的威胁,远东舰队被迫停泊在港内不再出海,拉莫特•皮克特号只能作为练习舰使用。1945年1月12日,由10艘美国航空母舰组成的特混舰队轰炸西贡,拉莫特•皮克特号被炸沉。
  普里茅盖特(Primaguet)号:
  1923年8月16日在切斯特海军工厂开工,1924年5月21日下水,1927年4月1日竣工。1932年隶属远东舰队。1936年2月回国检修。1937年11月重新返回远东。1940年6月奉调回国,加入大西洋舰队,7月在米尔斯克比尔港与意图解除法国舰队武装的英国舰队交战。同年9月被维希政府派往北非殖民地驻防,但在11月就由于燃料不足而丧失了机动的能力。1942年11月8日盟军发起“火炬”行动,在法国的北非殖民地登陆,普里茅盖特号拼命顽抗,被美国马萨诸塞号战列舰、奥古斯特号重巡洋舰、布鲁克林号轻巡洋舰、突击者号航空母舰组成的编队击毁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港。

性能:
  满载排水量9350吨,长181.59米,宽17.22米,吃水6.17米,编制578人。
  4台Parsons主机,8台重油锅炉,4轴推进,燃料搭载量为1500吨重油;102000匹马力,最高航速33节,续航力4300海里/15节。
  50倍口径155毫米双联炮塔4座,50倍口径75毫米高炮4门,76倍口径13.2毫米机枪4门,550毫米三联鱼雷发射装置4座,水上侦察机2架。

TOP

法国科尔贝级战列舰
简介:
  科尔贝级战列舰(Courbet Class)是法国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同型舰:科尔贝号、海洋号(原名:让•巴尔号)、巴黎号、法兰西号
  由于长期受强调鱼雷艇与巡洋舰作战的“新学派”思想影响,法国海军在战略方面的摇摆,使其在大型战舰的某些领域已经落后了,直到1909年法国政府才意识到法国海军已经跌落到世界第五位的境地,开始努力重整法国海军。所以法国开始兴建无畏舰的动作比较晚。
  1909年法国海军开工建造了法国第一级无畏型战列舰——科尔贝级战列舰。主炮炮塔的布局保留比较落后的样式,虽然舰体前后部各两座主炮塔,呈背负式布置在舰体纵向中轴线,但是舯部主炮塔与无畏号战列舰相同的样式,在两舷上层建筑两侧各安装一座,与当时主炮塔全部沿舰体纵向中轴线布置炮塔的趋势不同。科尔贝级还未完工,无论是火炮口径、射程还是火力布局方面都已经落后于时代。

  各舰概况:
  该级舰于1926年-1929年进行了改装,改建上层建筑以及三脚主桅,换装新式锅炉并将前部两座烟囱合并为一座,改装火控系统,加装防空火炮。
  科尔贝号(Courbet)1939年改为训练舰,1940年7月3日由英国皇家海军接管后加入自由法国海军,1944年6月作为阻塞船凿沉在诺曼底。海洋号(Ocean)原名让•巴尔号,1936年改名海洋号,1938年改为练习舰,1944年3月被德军炸沉。
  该级还有一艘法兰西号(France),1922年8月26日触礁沉没。

  性能数据:
  排水量:22,189吨(正常),25,000-26,000吨(满载);
  舰长168米,舰宽28米,最大吃水9米
  主机:蒸汽轮机,28,000马力,4轴;航速:20节;续航力:2700海里/18.3节,4200海里/10节
  武备:12门双联装305毫米/45倍口径主炮;22门138毫米/55倍口径副炮;4门47毫米口径高射炮(1928年加装7门76毫米火炮,2门45毫米高射炮),4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1927-1929年拆除)
  装甲:装甲带178-262毫米;主甲板25毫米;炮塔300毫米;司令塔(正面)300毫米
  舰员:1085-1108人

TOP

布列塔尼级战列舰
  简介:
  布列塔尼级战列舰(Bretagne Class)是法国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同型舰:布列塔尼号、洛林号、普罗旺斯号
  为了短时间内弥补法国战列舰火力上的差距,布列塔尼级战列舰沿用科尔贝级战列舰的舰体和相同动力系统,最大变化就是用10门双联装340毫米口径主炮代替科尔贝级的305毫米口径主炮,舯部减少一座主炮塔,主炮塔全部沿舰体纵向中轴线布置。

  各舰概况:
  1932年-1935年进行现代化改装,更换功率43000马力的新型蒸汽轮机,航速提高到21节,改造主桅和舰桥,拆除了8门138毫米口径副炮和鱼雷发射管。
  1940年7月3日在米尔斯克比尔港,布列塔尼号(Bretagne)被英国皇家海军“H舰队”击沉,普罗旺斯号(Provence)被重创搁浅。普罗旺斯号返回法国本土后,为避免被德国占领军俘获,于1942年11月27日在土伦港自沉,1943年7月被德军打捞起,1944年作为阻塞船再度被凿沉。洛林号(Lorraine)1940年7月在亚历山大港被英国军队解除武装,后加入自由法国海军参加了盟军对马塞港的登陆作战,1954年拆毁。

  性能数据:
  排水量:23,230吨(设计),27,340吨(满载); 舰长165.8米,舰宽27米,吃水8.9-9.8米
  主机:蒸汽轮机,29,000马力,4轴;航速:20节;续航力:2800海里/13节,4700海里/10节
  武备:10门双联装340毫米/45倍口径主炮;22门138毫米/55倍口径副炮;4门47毫米口径高射炮(1922年加装7门100毫米高射炮、1928年加装2门45毫米高射炮),4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后拆除)
  装甲:装甲带178-262毫米;主甲板25毫米;炮塔(正面)254毫米;司令塔315毫米
  舰员:977-1130人

TOP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
简介:
  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是法国建造的一种战列舰。同级舰两艘:敦刻尔克号(Dunkerque)、斯特拉斯堡号(Strasbourg)。
  1926年法国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吨位内开始设计新一代主力舰,1932年法国海军最终批准敦刻尔克号战列舰的建造计划。敦刻尔克级高速、重防御的设计针对的假想敌就是德国的“德意志级装甲舰”以及当时列强海军正在研制建造的巡洋舰。也被称为轻型战列舰(light battleships)或战列巡洋舰,其设计初衷比较符合战列巡洋舰的作战特点,法国海军称为战列舰。 
  敦刻尔克级主炮是两座四联装330毫米口径火炮,全部两座主炮塔布置在舰桥之前,由两对主炮组成一座四联装主炮塔,四联装主炮塔全部布置在前甲板上层建筑前的布局减小了主炮塔总重量,减少了重装甲防护区域,舰首面对敌舰时可发挥全部主炮火力。但主炮全部前置不利于火力的发扬,向后方火力非常薄弱,火力损失概率较大。而且会导致船体重心前移,影响船型设计。舰体艉部布置了四联装副炮以及舰载飞机机库。首次在设计战舰时计划携带飞机以及存放飞机的机库。
  敦刻尔克级防护装甲按照可以经受德国海军袖珍战列舰280毫米口径火炮攻击的标准设计,舰体舷侧装甲采用倾斜布置,重视舰体水线以下抵御鱼(水)雷的能力,强化水平装甲防御来自空中飞机投掷炸弹的攻击。 1934年在意大利宣布将建造新战列舰后,法国又批准建造第二艘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同级二号舰斯特拉斯堡号加强了舷部、主炮炮塔以及弹药舱上部防御装甲。
  各舰概况:
  一号舰敦刻尔克号1931年12月开工,1935年10月下水,1936年建成服役。二号舰斯特拉斯堡号1934年11月开工,1936年12月下水,1939年建成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战败后,英国为了防止法国舰队被轴心国利用,对法国舰队发动攻击。1940年7月在阿尔及利亚的米尔斯克比尔港,敦刻尔克号被英国海军重创并搁浅在港内,斯特拉斯堡号则躲过英国海军的攻击,逃抵土伦港。1942年11月27日,敦刻尔克号与斯特拉斯堡号为避免被德国占领军俘获,全部在土伦港内自沉。后来意大利海军分别进行打捞,此后又遭到了盟军轰炸机的轮番轰炸,战争结束后被解体。
  性能数据: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26500吨(斯特拉斯堡号为27300吨),满载排水量35500吨
  尺寸:舰长214米,舰宽33米,吃水8.6-9.6米
  主机功率112,500马力,航速:29.5节,续航力:7500海里/15节、3600海里/31节
  武备:8门四联装330毫米/50倍口径主炮;12门四联装及4门双联装130毫米/45倍口径副炮;8门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8座四联装13.2毫米高射机枪。 舰载飞机:3架。
  装甲:舷侧装甲带(最大)250毫米(斯特拉斯堡号为280毫米),主甲板125毫米,机舱上部为三层共200毫米装甲,弹药舱上部为三层共250毫米装甲(斯特拉斯堡号弹药舱上部装甲275毫米)。炮塔(正面)330毫米(斯特拉斯堡号为360毫米),(顶部)150毫米(斯特拉斯堡号为160毫米);司令塔270毫米.
  舰员:1381-1430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