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决不突围!”---梅斯战役与梅斯袖带

梅斯1944袖带在二战国防军众多的袖带和勋章中并不起眼,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梅斯1944袖带是在战争的最后6个月里设计颁发的,而且梅斯战役也被别的众多重大战役的光辉遮盖了;其次,获得梅斯1944袖带的国防军官兵人数非常少,造成留存至今的袖带也很少;第三,至今都没有一本出版物完整的记载了梅斯战役的情况,导致关于梅斯战役的资料非常少;另外,从收藏界的观点看,由于梅斯1944袖带的数量很少,所以在收藏界这种袖带非常珍贵和稀少,以至于收藏界关于梅斯1944袖带的信息也很少。1981年,作家安东尼.凯普出版了一本关于梅茨战役的作品《被遗忘的梅斯战役,1944》,将这场发生在法国东北小城的战役的大致情况展示给世人。1944年9月至11月间,在这个小城里,美军第20军和一群顽强的德国国防军官兵进行了殊死的战斗。

第一部分:梅斯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
梅斯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洛林地区的首府,坐落在摩泽尔与塞尔河的交汇处,邻近德国、卢森堡、比利时,是法国通向西欧诸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十分重要,在军事和商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梅斯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防御据点,其城市名来源于古拉丁文。起初,罗马人为了加强他们北部边界和部队转移中的安全,出兵攻占了梅斯,并在此修筑了防御工事,从此,围绕着梅斯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公元6世纪左右,梅斯又被匈奴人攻占,此后,梅斯接连被日耳曼人、高卢人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占据,1552年,亨利二世在领土吞并的过程中成了三教区(Metz, Toul 以及 Verdun)的统治者,从此,该城市从神圣罗马帝国中解放出来。自此,梅斯
开始成为法国的军事重镇,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500年来,梅斯城不断的进行着翻修老城区和建设新城区的工作,伴随城市的规模的扩大,其在军事上的意义愈来愈突出,以至于梅斯作为一个巨大的要塞的名声压倒了其作为一个城市的名声。不论是在战争或者是和平时期,梅斯都在不停的建设,有时是法国人来建设
,有时则是德国人或者别的,但是不论梅斯如何发展,重视防御这个主题总是贯穿其中。
17世纪,法国的国王们把梅斯变成了一个大堡垒,挡住德国通往法国心脏地带的大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马奇诺防线的祖先。“联合行省” (即今天的荷兰)在梅斯的后面修筑了碉堡与河道,阻挡了西班牙的入侵长达八年之久,其坚固程度可见一斑。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法军在马斯拉图尔、圣普里瓦特和格拉沃格特等战役中连遭惨败,巴赞将军在梅斯投降,最终导致了第二帝国的垮台,梅斯开始给法兰西民族带来难言的屈辱和恶梦般的记忆,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梅斯是德国史里芬计划的关键要地,法军重兵在洛林和德军展开厮杀,超过三十七万名士兵把梅斯变成了血腥的屠场。
1940年法国战役开始后,德国布施集团军向梅斯方向运动,准备包围马其诺的法军,6月10日,德国第16集团军发起对梅斯要塞的进攻,一周后,法国投降。德军并不打算在梅斯驻扎重兵,事实上直到1944年夏季的早些时候,德国人更倾向于把梅斯作为一个教育集中地来使用。事实上,在1940年法国陷落后,驻扎在梅斯的占领军迅速缩减人数,仅仅维持了一支很小的军事力量,而这些士兵的责任是守卫一些重要的部门,比如通讯部门等。梅斯更像是一座大学城,郊外建起了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的军校。尽管如此,梅斯仍然是边境上重要的据点。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后进展迅速,44年晚些时候占领了法国南部,严重威胁到了德国萨尔区的安全,梅斯再次成为一个重要的抵抗盟军的据点


梅斯城主体坐落在三座岛屿上:小索尔西岛,大索尔西岛以及香比尔岛,摩泽尔与塞尔河自南北方向流过梅斯城。防御工事结合了以往马其诺防线的旧工事,绵延达数英里,并且设置有5个炮阵地。工事群将市中心包围在里面。城市北部是多山的地带,不适宜装甲部队在此展开,而且部队在此攻击时会直接面对德军强大的防御火力。因此德军将大部分兵力部署在河的西面和西北面的高地上。梅斯南部的地形同样不适宜装甲部队的突击,而且进攻方会受到西南-东北走向的运河的阻挡。梅斯如果说有什么弱点的话,那就只有梅斯的东面了。优势的兵力可以轻易的从南面或者北面绕过梅斯城,强渡摩泽尔或者塞尔河,然后回头从东面攻占梅斯,而横在攻击线前面的只有很少的兵力。
梅斯筑垒地域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德国人和法国人给堡垒起了不同的名字,再加上德军自己修筑的工事,使工事的名字极其混乱。炮台里的大炮同样样式繁多,有100毫米的、150毫米的、210毫米的。从1944年开始,这些大炮很多被拆了下来,拿去加强大西洋墙,而那些留下来的大炮很多也需要修理,很多大炮甚至连标尺都没有。而很多碉堡的设计图都丢失了,无法进行维修。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德国人还是进行了紧急的维修和补充,使一部分技术装备恢复了运转。又修筑了大量的可以抵抗重炮炮弹的掩体,还在高处挖掘了很多掩体,并且埋设了大量地雷。很明显,使用装甲部队进攻梅斯是很困难的,步兵才是最合适的,而步兵的进攻势必遭到坚固工事的阻挡,使进攻方遭受巨大伤亡。

在进行了长时间英勇的抵抗后,幸存的守军大部分放下武器,走出内堡向美军投降。美军随即宣称梅斯被完全占领,但是此时仍然有至少6个碉堡的德军拒绝投降,美军第5步兵师不得不继续在梅斯攻击这些无比顽强的人。直到1944年12月19日,最后一个碉堡金尼阿克堡的守军才由于食物耗尽而投降。
无比顽强的守军。1944年12月7日,冯.沃戈尔在交出Plappeville要塞的投降仪式上。在他脸上可以看到长时间的战斗疲劳和投降的屈辱,站在他背后的军士和城市官员显现出焦虑的神情。美军军官的敬礼姿势显的他很厌恶面前的德国人。几天以后,在一阵猛烈的空袭过后,金尼阿克堡被攻克。受降的美军军官是哈特尼斯准将。

在整个梅斯战役里,这群无比顽强的士兵死死的守住了梅斯,在缺少装备弹药的情况下以微弱的兵力拖住第3集团军的脚步达77天之久,顶住了美军6个师的轮番进攻。给西墙防线的加强赢得了时间,同时又保证了“洛林大门”的安全。战后,在美军第95步兵师被称为:梅斯铁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梅斯战役的残酷性。

TOP

第二部分:战役背景
作为一场激烈的战役,很不幸的,梅斯之战的光环被其他两场战役的光辉遮盖了,那就是1944年9月进行的市场花园行动和12月的攻占布拉格的行动。而梅斯战役的时间则是44年9月至11月,自然而然的被放在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抽出一点时间来了解一下在整个西线的背景下,梅斯战役所处的位置,以便更好的理解为什么这场战役如此重要。
德军在44年6月时在诺曼底被盟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到了7月,德军在诺曼底半岛的防线陷于崩溃,德军的损失极其惨重,其损失兵员的速度超出了德军能承受的程度,德军统帅部制定了将进入欧洲的盟军阻挡在塞纳河一线的计划。而盟军为了进入德国必须增加后勤供给的力度,考虑到诺曼底的吞吐量,盟军想仅仅依靠诺曼底的货物吞吐攻进德国是不可能的,必须攻占一个可以支持大规模货运的港口。盟军原计划用几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休整,并建立从瑟堡和布列塔尼半岛上的各个港口到塞纳河畔的后勤补给线,而后渡过塞纳河,兵分两路向德国进军。但是盟军的快速推进和德军溃败的速度使盟军领导人认为,在塞纳河畔与德军对峙的计划已经不合时宜了,尽管后勤供应已接近饱和,盟军还是应该快速跨过塞纳河,痛殴已经成惊弓之鸟的德军。
由于在塞纳河以西地区德军抵抗微弱,盟军提前11天到达塞纳河防线,战线大大拉长,而计划攻占的布雷斯特、迪耶普、敦克尔克和安特卫普直到8月底还还处于德军的控制下,
而前线部队每天需要的物资高达1.5万吨,盟军后勤已经不堪重负,濒临混乱。由于法国的铁路系统已经瘫痪,盟军采取了“红球快车”行动——组织数千辆民用卡车往返于诺曼底和前线之间运输物资,并动用空军部队进行紧急空运。德军方面,虽然盟军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占领卡昂、圣洛和瑟堡,但是德军自己没有及时增兵诺曼底,双方在圣洛、卡昂一线形成胶着状态,双方均伤亡惨重。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要求希特勒允许部队撤至塞纳河、索姆河实施机动防御,遭拒绝。6月29日瑟堡失守,7月9日卡昂北部失守,希特勒不顾德军实力已消耗过半的情况,命令德国B集团军群主力夺回阿夫朗什,消灭美第3集团军。8月8日至8月21日,德军B集团军群在法莱斯险被合围,全靠武装党卫军第12装甲掷弹兵师在卡昂死战不退,B集团军群才得以逃脱。此战B集群遭受沉重打击,德国在西线的装甲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与此同时,美国第7集团军于8月15日占领土伦、马赛后迅速北上,向第12集团军群靠拢,德国G集团军群为避免被合围,迅速向德法边界撤退。
1944年8月末,陆军元帅莫德尔重新稳定战线,将B集团军群残部部署在盟军进攻的主要方向上,G集团军群则部署在巴顿的第3集团军进攻方向上,德最高统帅部命令德军必须死守各地,为西墙防线赢得时间。而此时美第3集团军由于补给短缺,被迫停下休整,而在第3集团军的前面,此时西墙防线实际上没有一兵一卒!
在第三集团军因缺乏燃料停止前进的5天中,德国人在西墙防线上紧急部署了63个师,其中有15个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9月4日,艾森豪威尔命令第3集团军继续对萨尔河“西墙”防线进攻,然后攻占法兰克福。要达成这一目的,第3集团军必须攻进默兹河以东的洛林地区。

第三部分:梅斯的战斗
梅斯战役自1944年9月进行至44年11月(有些工事坚持抵抗到12月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必须指出的是,梅斯袖带是在第一阶段的防御战后确定颁发的。三个阶段
的划分见下:
第一阶段:1944年9月6日至25日,首次击退第3集团军的战斗。
第二阶段:1944年9月26日至11月2日,战斗的僵持阶段,双方开始重新组织力量。
第三阶段:1944年11月3日至11月22日,梅斯防御的崩溃。
第一阶段:
1944年9月5日,陆军元帅龙德施泰特在西线指挥部发布了一份关于西线战局的报告,报告显示德军差不多有4个或者更多的师部署在梅斯附近,这些师包括学员兵、卫戍部队、武装党卫军、被打残的营团。还有大量纳粹的党政机关和学校。德军大部分防御力量部署在梅斯城里和城东面,梅斯西面部署了军校学员和教官组成的士官团,估计部署在梅斯的德军总数在25000人左右。
1944年9月6日,为了保障第三集团军越过摩泽尔河,占领南锡并准备继续进军曼海姆和莱茵河,第20军的第42装甲骑兵团对摩泽尔河方向进行了一次宽正面的侦察,迎头撞上了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当时该师部署在梅斯的西北部。由于在诺曼底遭受了比较大的伤亡,统帅部打算将其撤退到摩泽尔河东岸进行休整。在美军发动进攻时,该师残余力量大部正沿摩泽尔河东岸布防。经过几小时的激战后,美军被迫撤退,身后留下了数辆坦克的残骸,德军没有丝毫心情去庆祝这次小小胜利,美军对梅斯的全面攻击即将开始。
很快的,德军防线就又得到了考验。9月7日,党卫军第17装甲掷弹兵师第37装甲掷弹兵团在梅斯以北的重要桥头堡Dornot与美军第5步兵师第11团2营遭遇并交火,梅斯保卫战正式打响。第37装甲掷弹兵团的战壕里到处都在进行激战,美军惊异的发现面前的这群德军无比顽强,很多士兵死战不退,甚至有的士兵拉响手榴弹和美军同归于尽。
为了遏制美军的攻势,9月8日凌晨,德军第106装甲旅在奥梅兹发动进攻,美军则全力抵抗,战斗进行了数小时后,终于该旅在美军第90步兵师第358团和359团的结合部达成突破,但是该旅也因损失过大无法继续前进。与此同时,另一支德军向美军第80步兵师发动猛攻,并占领了马尔巴什。
9月10日,美军第11步兵团渡过摩泽尔河,与第17SS装甲掷弹兵师东岸防线交火。战斗极其残酷,仅一个上午第17SS装甲掷弹兵师就向第11步兵团进行了26次反冲锋!美第11步兵团伤亡惨重,被逐出东岸,当天下午,第10步兵团配合第11步兵团的2个营继续进攻,第17SS拼死抵抗,但是终因伤亡巨大而撤退至阿纳维尔附近。
9月12日凌晨3时半,第17装甲掷弹兵师和梅斯士官团对阿纳维尔桥头堡的美军拼死反扑,试图夺回阿纳维尔桥头堡。但在之前,由于德军主力被吸引至梅斯,美第一集团军趁机突破了西墙防线,12日,美第一集团军攻入德国。在此情况下,德军统帅部抽调了大部正在梅斯周围激战的兵力回防。美军第7装甲师终于渡过了摩泽尔河,进入阿纳维尔的桥头阵地。美第80步兵师则在迪厄卢阿强渡成功。为阻止美军继续扩大登陆场,9月13日,德军从第17装甲掷弹兵师抽调了两个营增援迪厄卢阿桥头堡,梅斯方面的守军顿时兵力不支,被迫转入防御。
9月15日,美第7装甲师投入阿纳维尔桥头堡争夺战,而第559国民掷弹师赶来支援第17装甲掷弹兵师。德军虽然抵抗极其顽强,但是美军第7装甲师依然在第17装甲掷弹兵师第3营和第17装甲营结合部达成突破,德军退至塞尔河一线继续抵抗,梅斯进入了僵持阶段。

9月18日,寂静又被打破了,德军第5坦克集团军为改变前线局势,在吕内维尔-梅斯-阿纳维尔一线发动反扑,美军毫无防备,被打得节节败退。第15装甲掷弹兵师配合第111装甲旅攻入吕内维尔,美军第4装甲师及时增援吕内维尔,德军暂时被遏止住了。
9月19日,德军第113装甲师遭遇美军第4装甲师A战斗群,美军坦克不敌德军的豹式坦克,被迫后退,德军坦克则在大雾天气遭到美军的反坦克炮和火箭筒的屠杀,雾散后,德军50辆坦克已经变成了燃烧的废铁。战至25日,美军左翼的第20军已经攻击到距梅斯仅5英里的地方,沃克将军向巴顿建议,立即夺取梅斯!
在第一阶段的战斗里,美军从三路进攻梅斯,在这三个方向上的战斗都极其惨烈:在梅斯北面,美军第5步兵师遭到第17装甲掷弹兵师和士官团的顽强阻击;从正面进攻梅斯的兵力也被德军第416国民掷弹兵师和第462步兵师击退;只有第7装甲师在梅斯以南的阿纳维尔强渡摩泽尔河占领了一块桥头阵地,但是由于地形的限制,无法展开兵力;德军抵抗又极其顽强;在此方向的补给也极不方便,每天仅能得到需要物资的一半,因此阿纳维尔登陆场无法迅速扩大,但是正是阿纳维尔桥头堡使第20军渡过摩泽尔河,奠定了最后攻占梅斯的基础。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