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
- 帖子
- 548
- 精華
- 26
    
|
部队前身为1941年5月10日编成的243突击炮营。1945年3月至4月,部队由突击炮射击学校学生重新组编,官兵数目为750人,突击炮是直接从工厂配置的最后31辆生产的三号突击炮G型及三号榴弹炮G型。部队编制为第一,第二连各配有10辆三号突击炮G型及第三连配有10。5cm三号榴弹炮G型,另有两个步兵排及一个步兵护卫连。1945年4月14/15日首次参战,在战术上,军直属第243突击炮旅是由“顿奥德.希士拿”步兵师直接指挥。
(二)“克劳塞维兹”装甲师组成
“克劳塞维兹”装甲师是根据1945年3月25日所颁布的“1945年德国装甲师组织”基础上建军。部队于第12/13军区的劳恩堡(LEUNBURG)开始编成。1945年4月6日“克劳塞维兹”装甲师被正式命名。师长为乌恩莱因中将(GENERALLEUNANT UNREIN)。兵员方面,本来该师于1945年4月4日打算加入来自大德意志装甲补充旅(Panzer-Ausbildungs-Verband“Grossdeutschland”)及325步兵师作为补充兵员,但由于该两部队分别已在前线作战。所以其后于4月6日更改从FHH甲补充旅(Panzer-Ausbildungs-Verband“Feldherrnhalle”),“荷尔斯泰恩”装甲师战斗群(Panzer Division“Holstein”),233预备装甲师战斗群(233。Reserve Panzer Division)及106装甲旅的残余部队(Panzer Brigade106)中补充兵员。“荷尔斯泰恩”装甲师战斗群原于1945年2月1日成立,部队理论上是以44年装甲师编制,其后233预备装甲师加入。该师的主要战车大都来自丹麦占领区的旧式四号战车(大都为短炮型号),共29辆。及后于1945年2月21日部队再从兰斯(LINZ)的工厂获得了17辆刚出厂的四号J型战车。而106装甲旅原为1944年9月德军所成立的14个独立装甲旅其中之一,之是西线唯一独立运作的装甲旅。部队于1944年9月被配备36辆豹式战车,11辆四号驱逐战车(V)及4辆四号对空炮战车。该部队一直于西线作战,于1945年3月再加入了亨美尔重战车战斗群的数辆虎一战车。1945年4月,106装甲旅在鲁尔区几乎被全灭。残余部队最后派至“克劳塞维兹”装甲师。
4月7日,“克劳塞维兹”装甲师接收了大德意志驱逐战车营(Panzer Jaeger Abteilung“Grossdeutschland”)的两个连及“普士顿”战车营(Panzer Abteilung“Potsdam”)的一个连总数31辆榴弹炮并组成该师的驱逐战车营。106装甲旅及“普特罗斯”装甲射击学校战斗团(PanzerAbteilung“Putlos”)分别于4月9日及17日正式编入“克劳塞维兹”装甲师并成为直辖该师的两个装甲团。装甲车辆方面,“克劳塞维兹”装甲师直接从德国陆军军械补给局(Heeres Zeugamt)接收。日期为:4月13日接收31辆三号突击炮,4月14日接收10辆豹G最后期型战车及5辆猎豹重驱逐战车,4月15日接收10辆最后生产的四号L70/(V)驱逐战车。另外原属“普特罗斯”装甲射击学敕战斗团的2辆虎I战车,12辆豹式战车,7辆四号战车,1辆四驱L48,1辆三突击炮及4辆四号L70/(V)驱逐战车也与该团一同编入“克劳塞维兹”装甲师。106装甲团及“普特罗斯”装甲射击学敕战斗团分别于4月15日及17日在乌兹坦(Uelzen)和毕兹斯坦(Buchen)正式完成装配。全师编制分别如下:
编成日期:1945年4月6日
1:师团指挥部(师团本部)
一个护卫连:4辆2cm Flak38自走炮
2:第106装甲旅
第一营:106装甲营(1945年4月15日从德劳斯顿“Dreseden”抵达)
106装甲营第一连:10辆四号L70/(V)驱逐战车
106装甲营第二连:10辆豹式G型战车(配有IR红外线晚视设置),5辆猎豹重驱逐战车(当中两辆可动),1辆豹式回收车
第二营:FHH装甲车营:共三个连,各有48辆不同型号的装甲车辆。
3:第42装甲掷弹兵团:共两个营,各营有3个连。
4:FHH1装甲掷弹兵团,1945年4月15日从费利西亚“Fredericia”抵达):共2个营,各有5个连。
5:FHH2装甲掷弹兵团,1945年4月15日从费利西亚“Fredericia”抵达):共2个营,各有5个连。
6:装甲掷弹兵预备营:共4个连。
7:大德意志驱逐战车营:共3个连,每连各10辆三号突击炮及追猎者驱逐战车。
8:“易北”装甲侦察营共两个连
营部:1辆Sd.Kfz.250/1装甲运兵车
通信部:1辆Sd.Kfz.221无线电侦测车
第一连:两辆Sd.Kfz.222装甲车,1辆Sd.Kfz.221装甲车,2辆Sd.Kfz.234/1装甲车,6辆Sd.Kfz.250/9装甲车。
第二连:18辆Sd.Kfz.250/9装甲车,4辆Sd.Kfz.250/8装甲车
9:144装甲炮兵营(144TH Panzer Artillery Abteilung):共4个连,有18门7.5cm野战炮。
10:装甲工兵营:共有两个连
11:第18通信营第一连(Na Abteilung 18,1945年4月15日从瑞士马兹顿“Swinemuende”抵达)
12:3/66装甲整备连及“克劳塞维兹”装甲整备连
13:野战邮局连,医疗连,运输连各一
14:“普特罗斯”装甲射击学校“冯.班灵顿”战斗团(Panzer Abteilung“Putlos/Von Benningsen”)
战斗团本部:两辆豹式战车
炮兵排:3门7.5cmPak40火炮。
装甲侦察排:Sd.Kfz.234/1,Sd.Kfz.234/2,Sd.Kfz.234/3,Sd.Kfz.234/4装甲车各1辆,1辆Sd.Kfz.221/1
第一连:连部两辆虎I战车
第一排:5辆豹或战车
第二排:5辆豹式战车
第二连(装甲射击学校士官部队):连部2辆四号战车(其中一辆为四号G型战车)
第一排:5辆四号战车
第二排:1辆四号战车,1辆四号突击炮,4辆四号L70/(V)驱逐战车。
第三连:连部1辆Sd.Kfz.251/1
第一排:4辆Sd.Kfz.251/?
第一排:6辆Sd.Kfz.251/?
重自走炮排:2辆slG33自走炮,1辆Sd.Kfz.250/?
步兵炮排:Sd.Kfz.250/8及Sd.Kfz.250/9各一辆。
经过几天急忙的组建后,“克劳塞维兹”装甲师算是免强成军。该师只虚有一个装甲师名号,而事实上其军力只较一个装甲战斗团大一点。
(三)“克劳塞维兹”装甲师上阵与灭亡
1945年4月,西线前景一片暗淡,B集团军及大部份H集团军先后被包围攕灭。残余的G集团军及西北集团军(原H集团军残部重组)已没法再支撑西线。1945年4月8日,正当第12军仍处于组军阶段时,德国陆军西线指挥部(O。K。W)已经下令该部队立即前往劳恩堡(LEUNBURG)及乌兹坦(UELZEN)地区向盟军反攻并解救于哈次山区被困的第11军。4月8日晚,“克劳塞维兹”装甲师正式向劳恩堡沿铁路进发并于10日晚上抵达班特顿普泰(BIENENBUTTEL)。当晚该师的106装甲团与美军1及第9步兵师接触,也是该师第一次作战。由于当时该师仍处于组编阶段,所以106装甲团第二营只能出动5辆豹式战车。而事实上该师一直是边组建边作战的。经过数分钟的接战后终于成功摧毁美军阵地。之后德军再把其后前来的数辆美军战车及装甲车击毁。1945年4月13日,“克劳塞维兹”装甲师联同第12军的“普兹登”步兵师及西北集团军的第25军团向劳恩堡以北的劳动训练场(R.A.D)集结。这些混杂部队中,只有“克劳塞维兹”装甲师谓唯一装甲力量。部队有战车31辆及突击炮/驱逐战车41辆,当中更只有半数能实时投入战斗。经过极艰难的编组,“克劳塞维兹”装甲师的师团本部,师护卫连,大德意志驱逐战车营,106装甲团第二营(装甲车营),第42掷弹兵团第一营及部份补合部队算是免强成军并实时被派往乌兹坦地区。此时英军第15苏格兰师正在乌兹坦以南展开攻击。“克劳塞维兹”装甲师投入了大德意志驱逐战车营的30辆三号突击炮及追猎者驱逐战车进行反击。成功阻挡了英军的攻势并击破了数辆战车。该部队从乌兹坦向西推进了约10公里。其后受到英军的攻击而彻回,部份“克劳塞维兹”装甲师残余部队于4月13日下午脱离前线。至于“禾斯夫顿”步兵师的命运则非常惨淡,该师于4月13日对乌兹坦地区反击中被美军第1,第9步兵师重挫并且在4月18日遭包围,师团司令眼看成功突围的机会已经是不可能,所以于4月20日正式下令解队并要求成只各自突围逃命。结果大部份成员均被美军掳获,只有小部份能逃回第12军集结地。
4月14日,德国陆军西线指挥部下令部份“克劳塞维兹”装甲师联同“普兹登”步兵师及第84國M掷弹兵师组成新编的第39装甲军团(39TH Panzer Korp)。部队首要任务是立即向希文斯坦(HELMSTEDT)以南的易北河段进发。以参与第11军在亚尔撤斯山区的解围作战。事实上,第12军之建成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了解救西线的困局,部队建立之初德军已经计划从亚尔撤斯山区侧翼作突破作战的方案。1945年4月17至18日,第12军麾下各师团大概组建成军。维克上将立即重新提出向希文斯坦发动大反击计划。可惜被德国陆军西线指挥部拒绝,理由是敌军占有绝对性数量优势,在双方兵力相差太远的情况下,实时投入手上所有仅存的兵力进行突破无疑是自殺。所以德国陆军西线指挥部只免强答应维克上将向希文斯坦的易北河段进行有限度的晚间前进。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维克决定向希文斯坦的英军实施晚袭。4月14日晚上,由经验丰富的背克上尉(DECKER)率领的师本部,师部护卫连,大德意志驱逐战车营,第106装甲团第二营,第42装甲掷弹兵团及补给部队所组成的背克临时战斗群在希文斯坦以北出发向立狄因(NETTELKAMP)地区展开攻击。于15日零晨3点部队与英军进行第一次接触,双方随即发生激烈炮战。战斗一直持续至上午,由德军成功突破了英军由步兵所组成的防线。战斗群在当地作短暂休息及点算战果。14/15日的作战该部队损失了3辆豹式战车,4辆追猎者驱逐战车。摧毁英军共41辆战车,数十辆装甲车合计一个装甲团的战果。而且战斗群成功在英军手上获得一批燃料及彈藥等补给品。4月16日,部队从新补整,另外“普特罗斯”装甲射击学校“冯.班灵顿”战斗团此时也完成组建并前往集合点准备加入了攻击行列。德国陆军西线指挥部下令部队于4月16日下午5时再展开新一轮攻势。
4月16日,战斗群从立狄因东北2.5公里的地点开始进击,很快便摧毁英军守军的数辆战车,部队主要目标是突破英军防线并夺取威灵根(WITTINGEN)东北12公里的树林地带。106装甲战斗群从东西两面夹击进攻,背克106装甲战斗群很快便成功突破英军防线并于晚上会合抵达目的地,当晚“普特罗斯”装甲射击学校“冯.班灵顿”战斗团也抵达威灵根并于第二天加入了攻击序列。4月17日,背克战斗群作从新编整:106装甲团第一营二连10辆豹式战车,2辆猎豹,“易北”装甲侦察营40辆各种装甲运兵车,FHH2装甲掷弹兵团的第一连,“克劳塞维兹”装甲整备连及补合部队。加强实力后的背克战斗群于4月17日下午抵达尼斯河。易北河(WERER-ELBE-CANAL)渡河点附近并准备强行渡河,但由于英军在当地加建了纵深的防御弹地,加上使用大量装甲兵力去阻止德军的攻势,此令背克战斗群伤亡惨重。4月18日早上,“普特罗斯”装甲射击学校“冯.班灵顿”战斗团也加入战斗。由冯.班灵顿少校指挥的战斗团分成三个独立小战斗群出击。4月19日黄昏,由10辆追猎者驱逐战车及两辆掷弹兵营临时编成的第四个战斗群也一同加入攻击。当晚,“冯.班灵顿”战斗团抵达哈谢尔何斯(HASSELHORST)南部,可皆部队与其它“克劳塞维兹”装甲师失去了联系。此时,增援英军的美军第5装甲师加入战斗并向进攻部队展开包围行动。为避免遭受美军包围摧灭,背克集合中了手上所有能用的装甲车向苏立威灵根(SUDERWITTINGEN)方向突围。部队于撤退路上遇上了美军第5装甲师第81装甲营及71反战车炮营的突袭。美军从2600码向德军进行猛烈射击,很快地其中1辆豹式战车及1辆装甲车被击中起火,其它部队立即慌忙撤退。美军连随追击,美军第628装甲旅的反战车排也加入追击。美军利用T26战车向德军进行炮击。背克战斗团再有两辆装甲车被击毁。部队慌忙逃入树林并试图组织反击。但此时美军唤来空军向树林实施空袭。美军机司利用敌军发出的无线电波找到位置,并拖行精确空袭。数平方公里面积的空炸下使几乎所有可动的德军装置都无一幸免。经过一轮狂轰猛炸后,大部份战斗群的士兵都已经失去战斗意志,加上美军使用扩音器不停向树林中的德军劝降,很快便有官兵跑出树林向美军投降。单单是20日上午10时的一小时内,已经有三十多名德军向美军投降。另一方面,“冯.班灵顿”战斗团的其中两个独立战斗群在美军的空袭后已经近几全灭,残存部队更于高拉兹(KLOTZE)附近的小镇遭美军第5装甲师的一个侦察连捕捉全摧。剩下的两个战斗团使用手上最后的装甲车掩护友军突围撤退。最后以近几自殺的代价成功掩护友军脱出。残存的德军部队于4月20日逃回尼斯河。易北河的渡河起点。部份部队由于失去重型装备,所以唯有利用英,美军所废弃的战车作固定防御据点。从1945年4月13日至21日,“克劳塞维兹”装甲师总共损失了4750人,21辆战车,35辆突击炮及近百辆装甲车,运兵车及卡车。
1945年4月21日,已经失去大部份战斗能力的“克劳塞维兹”装甲师的背克战斗团及溃不成军的“冯.班灵顿”战斗团利用手上最后的10辆豹式战车及猎豹驱逐战车和十多辆不同型号的装甲车再次向科拿兹班(FALLERSLEBEN)附近的尼斯河。易北河渡河点发动攻击,准备夺取该地区唯一一座渡河桥。攻势于21日晚上展开,打头阵的为数辆234型八轮装甲车并向美军的反战车炮阵地发动攻击,很快便成功摧毁这些反战车炮阵地,随之而来的美军增援部队也遭受同样命运。获得初步战果后,德国陆军西线指挥部随即下令第38装甲军团的其它部队逐次投入希望扩大战果。“普兹登”步兵师及第84國M掷弹兵师很快便联合背克战斗团于21日深夜向科拿兹班渡河桥进发。相方在桥上展开激战。前排的第一辆豹式战车很快便被连续击中5炮后掉进壕沟中报销。美军随即招来第71反战车炮营前来增援,数辆战车抵达并实时与德军展开炮战,由于背克战斗团中有其中两辆豹式战车配有IR红外线晚视设备(FG1250),所以在晚间占有绝对优势,经过二十多发的炮击后终于成功摧毁美军阵地及击退美军增援部队并夺取了该座桥梁。随后步兵于战车的掩护下沿公路从哥夫何宁(GIFHORN)抵达波恩尔(BROME),途中并未被美军发现。
与此同时于1945年4月22日,美军开始集结军力向易北河北部发动攻击以清剿当地德军的最后残余势力。美军以强大的战术空炸打开进攻序幕,随后由美军第5装甲师的第34装甲营及46步兵营开始前进并进行包围。被包围的德军有第38装甲军团及部份第20军团(包括“克劳塞维兹”装甲师,“费狄南冯兹希尔”步兵师及第84國M掷弹兵师的残部)。美军的第一波攻势于下午1时展开,并且很快攕灭了德军近400人。FHH2装甲掷弹兵团及第42装甲掷弹兵团的残部并死抵抗,双方在胡波历(WOLBECK)的铁路桥及亚尔兹堡(ARNSBURG)发生激烈战斗并成功重挫来犯的第34装甲营及46步兵营,攕敌达半数以上,美军被迫暂时后彻。德军于当天下午5时沿河道向前推进并夺取了维斯特(WISDELT)。下午6时30分,美军再从新组织第二波攻势。这次攻势较第一波更为猛烈。到了傍晚,德军没法再支撑下去,维斯特又再次失守,损失了二百多人并被击毁两辆战车及十多辆装甲车及卡车。残余的第39装甲军团被迫退入树林,很快美军便包围了德军部队并拖以猛烈空袭。此刻部队已经没法再组织任何有组织任何较有系统的反击,就连突围的能力没缺乏。最终第38装甲军团于1945年4月28日在胡斯登堡(WOLFSBURG)瓦解。“普兹登”步兵师及第84國M掷弹兵师被完全攕灭。只有少部份成员能逃出包围网,。4月28日,“克劳塞维兹”装甲师的总兵力只剩下3辆豹式战车,4辆猎豹驱逐战车及数辆装甲车。军力只相等于一个装甲连(另外第42装甲掷弹兵团于4月28日仍于哈根尔兹地区(HAGENOW)继续作战,而该团只剩下133人,其后同样被编入“克劳塞维兹”装甲掷弹兵旅)。同日,德国陆军西线指挥部下令把“克劳塞维兹”装甲师及第39装甲军团的残余部队重组,从新命名为“克劳塞维兹”装甲掷弹兵旅(PANZERGENAIDERESBRIGADE“CLAUSEWITZ”),编制不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