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 [打印本頁]

作者: 木粒    時間: 2014-2-19 21:51     標題: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1833~1913)Schlieffen,Alfredvon德国军事家,陆军元帅。生于柏林。1861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曾参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1863年起在总参谋部任职。1891~1905年任总参谋长。1911年晋升为陆军元帅。经多年酝酿制定了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完整战争计划(史称施利芬计划):战争开始时,德国以1个集团军监视俄国,7个集团军对法国作战,其中3个集团军掩护德法边界,4个强大的集团军经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迂回法国左翼,在巴黎以东同法军决战,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决战胜利后,全力转向东线。他是H.K.B.von毛奇军事思想的继承者。其作战思想对两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均有影响,对德国军事界的影响尤为深远。著有《坎尼战》、《统帅》和《现代战争》等军事著作。

施利芬伯爵于1833年2月28日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位普鲁士将军。最初专攻法律,后从军。1853年作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愿者加入第一禁卫枪骑团。1854年12月调服正规军,并被任命为少尉。1858-1861年,在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加入总参谋部。普奥战争(即七周战争)期间,任职于普鲁士阿尔贝特亲王的参谋部,参加了克尼格雷茨战役(1860年7月3日)。普法战争期间,任职梅克伦堡-什未林第八军腓特烈二世的参谋部。

后任第一禁卫枪骑团团长(1876-1884)。1884年,施利芬成为总参谋部战史处处长;1886年晋升少将。1888年12月4日晋升中将,任陆军军需总监和副总参谋长。1891年,施利芬取代了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伯爵成为德军总参谋长,任此职长达15年之久,直至其于1906年1月1日退役。其间,于1893年1月17日晋升为地面部队司令。1911年晋升陆军元帅。

施利芬自其妻1872年死后,变得冷漠和孤寂,经常讥讽同事,但一直致力于尽可能完满地解决德国面临的战略困境。他是一位卓越的天才战略家,尽管对战争伦理漠不关心,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却符合科学规律。在其任总参谋长期间,研究了与法国和俄国两线作战中的战略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施利芬计划”假设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即东线和西线。因为俄国不可能很快击败,所以他计划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大量兵力,迅速通过比利时和荷兰,以侧翼的移动击溃法国。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他只在东线安排10个师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这一战略计划还包括一支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

在进攻法国时,他计划以距离巴黎178英里的德国边境城市梅斯为枢轴。由重兵(79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由8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他在退役后继续完善其计划,要求进一步削弱左翼兵力,加强右翼力量。这是因为,如果法军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将左翼德军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右翼将从后面包抄法国人。法军一开始向德国推进得越深,将会发现他们处境越发被动。他的计划也经常受到批评,因为其计划似乎流于刻板,忽略政治因素,例如比利时和荷兰的中立。而且对20世纪初的后勤保障和部队的机动能力能力估计也不够现实。

此外由于暴露出虚弱的左翼,在执行时还需要统帅具有很大的勇气。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这个计划在被修改之后付诸实施。但是一些因素导致了它的失败,这些因素包括:德军机动性的缺乏,俄军兵力的增强,法军有效的抵抗,而且计划被谢里芬后继者赫姆斯•冯•毛奇违背原意地修改,从而削弱了德军的右翼,最后面目全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没有俄国人的威胁下,一个施利芬计划的变种被德军采用,这次被证明是成功的。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于1913年1月4日死于柏林。

著名的施利芬计划

1914年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各国都在按照自己军队的特点预先设计了克敌制胜的作战计划。德军是训练有素的高效战争机器,参谋人员的水平很高,武器装备精良,陆军配备的重型火炮是当时最好的火炮。法军仅次于德军,居欧洲第二,其快速连发的75毫米口径火炮是当时最好的野战兵器。法国还从北非调来了受战火长期考验的殖民地军队。俄国陆军在数量上最多,号称有六百万之众,但武器很落后,比较笨拙,只有一些军用汽车充门面,看上去仿佛是个现代军队。英国陆军全是志愿兵,数量比较少,但高度专业化,其步兵可以在一分钟内瞄准射击15次。

德国的作战计划在1905年就已经制定出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实施的战略计划,由前总参谋长施利芬伯爵于1905年制定,故名。施里芬是闪电战理论的创始人,主张以优势兵力袭敌于不备,围而歼之,速战速决。针对在未来战争中德国将面临与法、俄两线作战的情况,他主张,首先在西线迅速打垮法国,然后再全力打击俄国。其作战计划是:在东线用少量部队顶住俄国,集中兵力于西线;因瑞士地形复杂,不适宜大部队快速运动,德军右翼应穿越地势坦荡的比利时,以镰形攻势包抄到法军的正面防御阵地的后面,攻占巴黎后,将法军围歼在德、法、瑞边境。然后,转向东线。1906年小毛奇继任总参谋长后,对施利芬计划做了部分变动,加强了西线左翼和东线的兵力,削弱了西线进攻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失利,施利芬计划破产。

时任德国总参谋长的施利芬伯爵设计的这个作战计划被称作“施利芬计划”。施利芬假想法军会首先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因为这两个地方在普法战争中被割让给了德国。法国人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必会倾其全力将其夺回。基于这一点德军用一定的左翼牵制法军,用强大的右翼借道比利时、荷兰或卢森堡,包抄巴黎的西部,从而一举拿下巴黎。

“施利芬计划”的核心是“左翼牵制,右翼包抄,攻克巴黎”,要求右翼力量必须强大。但是施利芬去世后,他的助手普鲁士最伟大的军事指挥家毛奇的侄子小毛奇担任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对“施利芬计划”做了稍微的改动,即加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防守,削弱右翼力量。小毛奇对右翼的削弱,导致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因兵力不足吃了苦头。

1914年8月4日早晨,按照施利芬计划,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突进比利时,直奔比利时最重要的列日要塞。当时比利时只有16万军队,其中4万人用来防守烈日要塞。烈日要塞周围环布着12个坚固的炮台。从8月4号到8月10号德军伤亡惨重,却只攻下了两个炮台。8月12日德军用“大白莎”巨型攻城炮将列日要塞剩下的十个炮台迅速化为了瓦砾。

1914年8月14日,德军攻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继续向纵深推进。根据“施利芬计划”,德军五个集团军,向法国西北部直扑了过去。法国和英国对德军行动判断错误,只有法国的一个军和少量的英国远征军部队在抵挡这支德军主力部队。英法联军不得不后撤,并不断被德军追袭,很快德国军队就打到了法国边境。

与此同时,正如施利芬所预料的那样,法军开始进攻洛林。法军主力和德军左翼在德法边境上不断上演着进攻和反攻的大戏。最后德军的大炮和机枪占了上风,法军在两周的作战中损失了三十万人,只得撤退。而德军右翼却从比利时打到了法国边境。

战争中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坚点,所谓坚点就是本应该很快达成的小目标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迟迟不能达成。例如:上甘岭。坚点会大大挫伤进攻方的锐气,增强防守方的信心,甚至改变战局。战争指挥者必须善于处理坚点。如果没有巨型攻城炮,列日将毫无疑问地成为坚点。没有巨型攻城炮,列日将至少阻挡德军一个月。如果援军及时赶到,马恩河战役就可能不复存在,而被列日战役所代替。

清除坚点有四种方法:1、摧毁;2、绕过;3、围而不攻;4、空降。巨型攻城炮摧毁了列日坚点,战术核武器和超常规大规模杀伤武器是摧毁坚点的首选。朱隶绕过所有城市直取京城,最后成为明成祖。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与日军“逐岛争夺”,美军伤亡惨重。后来美军采用“蛙跳战术”绕过坚点,进行“隔岛争夺”,很快就打到日本本土了。围而不攻可以让坚点的守军粮绝而降。也可以空降到坚点的后方或空降到坚城之内夺取坚点。陆军作战似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坚点。“把问题解决在1000公里之外”的导弹战不会遇到坚点。这里的坚点是指一个阵地或一个城市。在星际战争中一个星球也会成为坚点。

数量的重要性是始终如一的。人海战术和狼群战术都是“以量胜优”的战术。在接下来的马恩河战役中,小毛奇对德军右翼的削弱,导致德军因兵力不足而吃了苦头。在游击战中,正规军的兵力必须是游击队兵力的6倍以上才能消灭游击队。越南战争中,美军投入的兵力没有达到越南游击队兵力的6倍是其战败的一个原因。

施利芬是一个天才的战略家,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这主要是由于著名的“施利芬计划”——这一计划被小毛奇修改之后在一战中遭到失败。对于该计划的争论延续至今,有人认为计划本身就出了错误,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是执行者犯了错误。

“当你们进入法国的时候,要让右翼末端轻拂海峡”——摘自施利芬计划




歡迎光臨 帝国军事论坛World War II (http://dg.66rt.com/) Powered by Discuz! 7.2